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澳门新莆京迎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暨毓秀史学讲坛第82讲 ——一个无“史”文明的兴衰及启示

发布日期:2021-06-07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2021年6月5日上午,澳门新莆京特邀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郭子林研究员在澳门新莆京本部综合楼209室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一个无‘史’文明的兴衰与启示”。

blob.png

讲座伊始,郭老师抛出了“古埃及有历史编纂传统吗“这个问题,由此展开探讨古埃及人的历史记忆。通过具体分析王名表、传记、战争铭文、仪式浮雕、纸草文献、史学作品等史料,他得出结论,古埃及缺乏历史编纂,其相关史料虽表达了历史记忆,但是简单的、不系统的,同时也不能传承文化,不是总结经验,也无法展望未来。因此,古埃及是一个无“史”的文明。

其次,郭老师分析了古埃及缺乏历史编纂传统的三个原因:第一,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为古埃及人提供总结历史经验的动力;第二,以维护王权神圣性为特质的宗教信仰使古埃及人缺乏对真实历史的兴趣;第三,来世永生的观念使古埃及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来世的思考。这三个原因造成了古埃及史料具有简单、富饶、缺乏多样性的特征并造成了古埃及缺乏历史编纂的传统。

blob.png

然后,郭老师运用神话传说、历史记述以及出土文物深入探讨了古埃及历史编纂缺失造成的影响。郭老师强调,由于缺乏历史编纂造成古埃及两千年的辉煌历史的缺失,一系列史料仅在记述法老的事迹并没有记录过去一度辉煌的时代;在一千五百年的衰落中民众没有得到辉煌历史记忆的鼓励;外族对古埃及的入侵迫使埃及文明对外来文化接受与皈依。但是,造成古埃及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则是生产力的落后,最终伴随着国家的终结、文字的消失、认同的变更,古埃及文明彻底消失并无法被恢复。

最后,郭老师总结了作为无“史”文明的埃及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文明的兴衰,而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普及化的语言文字与优秀的历史传统。

在历时两个小时的报告中,郭老师穿插介绍他在埃及的考古和考察经历,埃及神话典故信手拈来,语言诙谐幽默,氛围轻松活跃,令听众印象深刻。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在座师生的学术视野,其强调历史编纂的传承对文明兴衰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上一条:澳门新莆京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系列讲座暨毓秀史学讲坛第83讲 ——为人民服务:从“口号”到成为党的宗旨

下一条:澳门新莆京迎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暨澳门新莆京毓秀史学讲坛第81讲 民间文献中的“大历史”——从大内档案到田野调查